作者:嵇元 嵇曄 來源:人民衛生出版社
味苦,微寒。主心腹邪氣,腸鳴幽幽如走水,寒熱積聚,破癥除瘕,止煩滿,益氣。
——《神農本草經》
丹參(三淼 繪)
一味丹參,功當四物(“當”字或用兼、同、抵等字,意思是一樣的)。
這是數百年來中醫常說的一句話。所謂四物,就是四物湯。
四物湯是中醫最經典的名方之一,由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黃四味藥組成。此方是由《金匱要略》中主治婦科漏下、半產后下血不止等證的芎歸膠艾湯化裁而來(本書芍藥篇還有另一種說法),有補血調血的功效。清代名醫汪昂(1615-1694)說:“四物地芍與歸芎,血家百病此方宗。”一般認為這四味藥血虛能補,血燥能潤,血溢能止,血瘀能行,如以四物湯為基礎,根據病情相應加阿膠、艾葉、甘草、柴胡、桃仁、黃芪等藥,可變化出許多其他藥方,治療更多的疾病。
雖說丹參有這樣與眾不同的特性,深得醫生的喜愛,但丹參和四物湯其實還是有區別的。李時珍對丹參的體會是,在用于婦科病時,可以和四物湯差不多。他在《本草綱目》中說:“四物湯治婦人病,不問產前產后,經水多少,皆可通用。惟一味丹參散,主治與之相同。蓋丹參能破宿血,補新血,安生胎,落死胎,止崩中帶下,調經脈,其功大類當歸、地黃、川芎、芍藥故也。”
但有人認為,丹參有丹參的功能與主治,四物湯有四物湯的功能與主治,并不能互相替代。有些醫家說,治病要根據病人各不相同的病情,有的需要補血,有的需要安神,有的需要調血,不能簡單限于“丹參功抵四物”這句話。張秉成的《本草便讀》(刊于1887年)說得比較好:“丹參,(雖然)功同四物,(但其特點是)能祛瘀以生新,善療風而散結,性平和而走血……補血之力不足,活血之功有余,為調理血分之首藥。”
也有些醫家認為,如果只是簡單地講丹參功抵四物(湯),就將丹參自己本身所獨有的治病功效掩蓋了。說一味丹參抵得上四物湯,無非是對丹參這味藥評價非常高,并且絕非一種簡單的比較。丹參確實不僅僅是一味婦科用藥,據《中華本草》對丹參功能與主治的介紹:“活血祛瘀,調經止痛,養血安神,涼血消癰。主治婦女月經不調,痛經,經閉,產后瘀滯腹痛,心腹疼痛,癥瘕積聚,熱痹腫痛,跌打損傷,熱入營血,煩躁不安,主煩失眠,癰瘡腫毒。”簡單用一句話概括就是,丹參既能養血又擅活血。
現在丹參的臨床用途很廣。當代醫家以丹參長于活血化瘀的特性,用其治療心腦血管等疾病。中醫有句說法,“通則不痛,痛則不通。”冠心病會導致心絞痛,這胸口疼痛表明心臟血管不太通,是一種嚴重的癥狀,治療時可以考慮用丹參來活血化瘀。既然丹參能治療心血管疾病,那么能不能用來治療腦血管疾病呢?實驗發現丹參確實有改善腦循環、抗血栓形成、降低血粘度的療效,對急性腦缺血有確切的預防和治療作用。通過注射丹參液或復方丹參注射液,可以治療有關腦血管疾病。
假如查檢關于丹參治療新進展的論文,會發現很多探索成果。如治療小兒重癥肺炎、小兒哮喘、遷延性肺炎、糖尿病并發慢性多發性周圍神經炎、多種神經系統損害(腰神經根受壓、頸神經根受壓、脊髓壓迫癥、脊髓腫瘤切除術后、脊髓側索硬化癥)、神經衰弱(如失眠等)、硬皮病、鼻炎、慢性腎功能減退等,丹參真是一味用處很大的良藥。
更何況,中藥經過醫生搭配,藥效往往會“一加一大于二”,使治療的范圍更廣,一些以前感到棘手的疾病,有了新的治療途徑,丹參也是這樣。比如糖尿病眼病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并發癥之一,易引起患者視力減退甚至失明,是世界范圍內重要的致盲性眼病,目前臨床上尚無治療藥物。唐洪梅等的《丹參聯合葛根對糖尿病眼病模型大鼠的協同作用》(刊于《中國藥房》,2014年第11期)介紹,他們通過研究發現,丹參與葛根配伍可明顯促進葛根素的體內吸收、分布,改善模型大鼠眼組織病變,但二者聯用是如何發生相互作用及相關機制,研究者還沒搞清楚??梢?,中藥是多么神奇??!
丹參
丹參在臨床上的應用不斷擴大,導致藥材需求量劇增,各地藥農大量栽培,出現了藥材市場以不同種類的植物來源充當丹參出售,野生丹參和栽培丹參都出現在臨床的情況。據調查研究報告,丹參是一種種類豐富的唇形科鼠尾草屬植物,各地均有分布,可入藥的植物種類達36種(含變種和變形)。國家藥典就認定了一種丹參。這種丹參開藍紫色的花,莖四棱形,這符合宋代藥物學家蘇頌(1020-1101年)所說的丹參“莖方有棱……開花成穗,紅紫色”的特征。而目前實際入藥的并不僅是這一種丹參,至少有大葉丹參、紫花丹參、白花丹參等。因此,現在許多人都在開展對丹參藥材的研究,希望通過篩選出有效的DNA條形碼來作丹參藥材的鑒別,從而確保臨床使用丹參的有效性。
唉,人們對丹參之所以這樣較真,實在是因為它太重要了啊。
丹參
(人民衛生出版社推薦,節選自《本草:生長在時光的柔波里》)
免責聲明:本文部分圖片和內容來自網絡,因為無法聯系版權所有者,如有侵權,請后臺聯系刪除,給您造成不便,請諒解!
快捷導航
Copyright ? 2022 國藥集團廣東環球制藥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Copyright 粵ICP備18123199號 技術支持:中企動力 順德
聯系我們
綜合管理:0757-28387083
質量管理:0757-28387015
產品代理:0757-88338865 或
0757-88333161(OTC)
企業郵箱:huanqiuhr@126.com

手機網站